
2025年6 月 13 日,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克兰鹰战略合作签约暨 ESVP-V1000 演示设备交付仪式,在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UAM 机队运行控制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汤新民,以及常鑫、刘冰、高志云、熊邦凯、钱婧婧等老师,与克兰鹰董事长任文婷女士、副总经理朱双平、产品总监吴暘共同出席仪式。 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交付了ESVP-V1000演示设备,这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克低空经济关键技术、推动城市空中交通产业升级等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仪式开始前,汤新民院长带领克兰鹰一行参观了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UAM 飞行器在环仿真验证实验室、指挥控制与探测避让链路实验室,并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该学院于 2021 年在 “一流交通” 学科建设背景下成立,拥有 “民航机场工程科研基地” 等多个科研平台及实验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项目 60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60 余项,取得国家专利 300 余项,出版专著教材 4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1000 余篇,其中 300 余篇被 SCI、EI、ISTP 等检索。
双方签署了关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共建合作平台、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四个方向的合作协议克兰鹰协助民航大学完善进离场程序验证、通航机场选址标准验证等方向的科研需求,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协同发展体系,辅助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实验室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动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
克兰鹰代表现场演示了交付的 eVTOL 工程仿真试验平台 近期新研制的产品 ESVP-V1000。该设备作为克兰鹰 eVTOL 桌面式前序产品,操作便捷,支持飞行器外观与航电基础定制,可模拟常规气象条件下的简单飞行,适用于航空科普、研发概念验证及展会展示,具备基础定制与仿真功能,能模拟多种飞行动作与环境,适用于前期演示与基础教学场景。
仪式上,汤新民院长率先致辞,表达了对双方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共建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信心,肯定了克兰鹰在 eVTOL 工程仿真试验平台领域的研发成果,并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随后,任文婷女士发表讲话,她指出克兰鹰凭借近 20 年行业经验,研发了自主可控的核心仿真平台,深耕 eVTOL 工程模拟仿真领域。企业将以战略合作支持航空教育行业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共同推进科研项目、科技创新、产品升级、人才培养,共建产学研基地。
此次合作中,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实现需求与研发深度结合,协同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供应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创新,共同开展契合教学需求的高品质共研项目。 本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低空经济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机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工程建设。
